在奧林巴斯顯微鏡歷史中,習慣上把從*臺顯微鏡誕生到“富士號OCE”和“國華號OCD”顯微鏡在1932年的第4屆發明博覽會上獲獎這段歷史稱為“艱苦奮斗的13年”。從20世紀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,逐步形成系列化的奧林巴斯顯微鏡,開始以提高用戶操作性和產品的高性能化為目標,統一了顯微鏡的外觀設計并提高了產品的性能。
這期間,奧林巴斯顯微鏡在1927年推出了具有深遠影響,采用油浸物鏡的“昭和號GK”生物顯微鏡,隨后奧林巴斯在推出“瑞穗號”顯微鏡10年之后,又于1935年推出了*大型雙目生物顯微鏡——“瑞穗號LCE”,完成了從單目顯微鏡到雙目顯微鏡的巨大轉變。1938年開始銷售的裝有照相裝置的顯微鏡“Super Photo”。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,奧林巴斯顯微鏡家族已經初具規模。
二戰結束,百廢待興。奧林巴斯除了在以往產品基礎上繼續完善光學顯微鏡產品線之外,還投入大量資源開始了新品的研發。隨著科學和工業等各個領域的發展,顯微鏡的需求也日趨多樣化。奧林巴斯顯微鏡按其功能劃分成不同的組合單元,以適應用戶多種多樣的需求。
在基本型產品之外,奧林巴斯還針對特殊用途需要研制了大量新品。戰后倒置顯微鏡取得巨大進展:1954年誕生的倒置式金相顯微鏡,1958年的倒置式生物顯微鏡對材料研究和活細胞研究都產生了深遠影響。此外,奧林巴斯有代表性的顯微鏡——zui顯微鏡“Photomax(LB)”也于1966年開始銷售。該顯微鏡搭載了全自動照相裝置、彩色照片色溫調節功能及理想的Koehler照明裝置,并在主體上裝備了“標準部件”,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“生物顯微鏡”“金相顯微鏡”“偏光顯微鏡”三個類型的奧林巴斯顯微鏡中選擇zui合適的顯微鏡。從此標志著“組合單元、制造符合用戶使用目的的顯微鏡”時代已經到來。
電話
微信